甲状腺癌作为内分泌系统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近年来呈显著上升趋势,2022年已跃居我国第三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甲状腺癌5年生存率已由 84.3% 提高到 92.9%,但与欧美国家的98.0%仍有差距,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准确的术后病理诊断对于甲状腺癌患者的预后评估、复发风险分层、治疗方案决策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甲状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流程,提高我国甲状腺癌的整体诊疗水平,在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任委员梁智勇教授、头颈学组组长高洪文教授的领导下,经过国内众多病理学界权威专家以及临床一线资深医师的深入研讨、广泛调研与反复论证,我国首部《甲状腺癌术后病理诊断专家共识(2025版)》于7月8日正式发布。在共识的制定过程中,我院病理科刘志艳主任作为第一执笔人,凭借其在甲状腺病理领域的丰富经验以及深厚的专业造诣,与其他专家精诚结合作,确保共识内容既符合国际前沿理念,又充分贴合我国国情与临床实际需求。
该共识涵盖了甲状腺癌术后病理诊断的各个关键环节,从标本的接收、处理与取材,到病理诊断的标准、规范以及报告内容的详细要求,均给出了明确、具体且极具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例如,在病理诊断标准方面,对各类甲状腺癌亚型,如乳头状癌、滤泡癌、髓样癌等的诊断要点进行了细致梳理与明确界定,有效避免了因诊断标准不统一而导致的误诊、漏诊情况发生;在分子检测方面,推荐了甲状腺癌诊断、复发风险分层、精准靶向治疗相关基因异常检测,并强调了病理医生在分子检测质量控制中的关键作用;在报告内容方面,着重强调应全面、准确地报告甲状腺癌的大小、部位、组织学类型、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相关分子病理检测结果等关键要素,为临床治疗提供详实、有力的依据。
展开剩余34%近年来,我院病理科致力于有效推进骨与软组织肿瘤、甲状腺肿瘤病理诊断的规范化临床实践与科研创新工作。2023年,刘主任以第一执笔人,携我院焦琼医生执笔《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诊断专家共识(2023版)》,在推动我国甲状腺细胞病理规范化诊断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此次《甲状腺癌术后病理诊断专家共识(2025版)》的发布,更是彰显了我院病理科在国内甲状腺细胞病理和组织病理诊断领域的领先地位与卓越影响力。
未来,病理科将继续秉持严谨、科学的态度,积极投身于骨与软组织肿瘤、甲状腺肿瘤病理诊断的研究与实践工作。一方面,持续关注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及时对共识内容进行更新与完善,使其始终与学科发展前沿同步;另一方面,通过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学科交流与疑难病理会诊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病理医师的专业指导与技术帮扶,推动各个共识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应用与落地实施,为提高我国甲状腺癌诊疗水平、守护广大患者的健康福祉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病理科
发布于:北京市炒股开户流程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